11月5日消息,就在多家知名品牌充电宝大规模召回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直言——“华为充电宝从来没有召回过。”
不得不说,在充电宝这个频频因安全问题登上热搜的领域,敢说出“从没召回”这种话,要么是吹牛不打草稿,要么是真的有硬实力撑腰。

图源:小雷截图
在如今这个充电宝品牌多如牛毛、安全问题频出的市场,华为居然能做到“零召回”,简直堪称行业“异类”。毕竟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抽查结果就知道,近期移动电源不合格率高达43.6%。也难怪现在乘坐飞机时,安检对充电宝的检查越来越严格了。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到底凭什么能做到独善其身?李小龙透露,“华为对充电宝、充电器这些配件的体验、创新和品质要求,一点都不低于手机”。这话小雷我是信的,毕竟华为做手机的品控摆在那儿,要是配件拉胯,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他们肯定不会干这种傻事。
具体到产品上,他拿华为100W 12000mAh自带线全能充移动电源举例,详细解释了其13重安全防护设计。什么充电过温保护、放电过温保护、输出短路保护、电池短路保护等等全防。还能做到毫秒级的电压电流温度检测,甚至连充电宝上自带的那根线都做了温度保护,这在整个行业都是头一遭。
小雷我真得说一句,这细节控程度也是没谁了,一般厂家可能觉得 “线而已没必要”,但华为连这都想到了,确实够用心。

图源:微博
要知道手机电芯的安全标准本来就比普通充电宝高得多,华为直接把手机级别的电芯用到充电宝上,等于从源头就把安全门槛提上去了。
李小龙透露,“这款充电宝用的电芯到现在为止发货已经将近1亿只了”,如此大的发货量仍保持零召回记录,其实已经能说明问题。
说起来,现在的充电宝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随着《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整个行业正在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战”。这场整顿风暴中,连一些知名品牌都曾宣布停工停产,更别提那些靠贴牌混日子的小厂了。
一分价钱一分货。根据行业分析数据,一枚安全可靠的优质电芯成本约40至50元。加上其他物料,一个充电宝的基础物料成本至少在50至60元。如果计入研发、检测及渠道费用,终端售价低于100元的产品几乎不存在合理利润空间。
华为之所以能保证安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惜成本。李小龙也承认,即使发货量接近1亿颗,他们使用的电芯成本“仍然远高于其他普通厂家”。小雷看来,安全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凭空来的,愿意在成本上投入,才能在安全上放心,总比那些为了压价用劣质电芯,最后出问题要召回的强吧?
- 1024程序员节京东开放“零帧起手”数字人技术
- 17个项目获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 演员歌手王祖蓝,任高校教授
- 俞敏洪确认东方甄选前CEO孙东旭离职
- 一代更比一代强,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单项争冠,担心的事还是发生
- 6万多,就能买到一辆4米8长的准B级车,吉利真的下重本了
- “国民好车”再添力作,广汽埃安i60预售11.98万起
- 比亚迪在英国崛起:10月销量接近特斯拉7倍
- 消息称紫色咖啡色和酒红色只是iPhone 18 Pro系列测试色 仅计划采用一种
- AI服务器出货放量推动,鸿海10月销售创公司成立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 微软承认 Win11 文件管理器右键菜单过于杂乱,将推新功能修复
- AirPods即将变身翻译机?国内用户暂时用不了!
- 华为充电宝零召回!李小龙爆料内部标准,这底气太足了
- 华为 Mate70 Air 首次可选 CPU:麒麟 9020A 和 B 有何区别
- 不止160万!何小鹏称AI人才需求大 应届生薪资上不封顶
- 豪华不止于电动,smart EHD超级电混重塑“新奢”出行体验
- 2025电动车新技术:纯电续航超400km的增程车,值得买吗?
- 奶皮子糖葫芦成今冬顶流!“糖化脸”的困扰也来了
- 女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
- 博士招生人数或超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26年博士招生简章,计划招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