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赛力斯(9927.HK)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其资本运作迈入国际化新阶段,更为全球战略布局注入强劲动能。从汽车零部件起家到跻身高端新能源赛道,赛力斯用近四十年时间书写了中国制造向智能智造转型的生动范本。

回顾发展历程,赛力斯经历了三次关键跨越:1986年从零部件制造切入汽车产业链,2003年完成向整车生产的转型,2016年开启新能源战略并推动上市。2021年与华为的跨界合作成为转折点,双方联合推出的问界系列智能电动车,凭借技术整合优势迅速打开高端市场,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形成正面竞争。截至2025年9月,问界全系车型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其中M9以25万辆成绩持续领跑50万元级市场,M8上市半年即斩获10万辆订单,稳居40万元级销量冠军。

资本市场的热烈响应印证了市场信心。此次港股IPO全球发售1.002亿股,预计募资净额达140.16亿港元,创下中国车企最大规模IPO纪录。22家基石投资者中,重庆产业母基金以21.77亿港元领投,林园基金、广发基金等机构共认购64.21亿港元。资金将重点投向研发创新、渠道优化及AI化转型,为科技型企业升级提供支撑。

财务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幅达31.56%。全年有望成为新势力车企中净利润最高的企业。毛利率从2023年的7.2%跃升至2024年的23.8%,2025年上半年毛利达165.31亿元,盈利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这种转变使其跻身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与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并肩。

技术护城河的构建是核心竞争力所在。2022-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累计超140亿元,占比从3.9%提升至4.7%。在核心三电领域,电磁电池采用五层防护结构,支持10.5分钟完成10%-80%快充;第五代增程系统油电转化率达3.65kWh/L,热效率44.8%,综合油耗降低15%。智能驾驶方面,ADS 4.0系统通过WEWA架构实现类人驾驶逻辑,在临停绕行、人车混行等场景的决策效率提升30%。

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同样突出。通过“厂中厂”模式,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设立专属产线,实现电池就近供应,将用户提车周期缩短20%。超级工厂应用物联网、AI质检等技术,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100%,螺栓扭矩误差控制在±1%以内,整车CT检测确保零缺陷下线。

全球化战略正在加速落地。根据规划,2026年前将在欧洲、中东等地开设100家体验中心,与华为共建的超级充电网络将覆盖全球80%高速公路。目前业务已触达挪威、德国、英国等15个海外市场,慕尼黑车展首发的三款全球化车型引发行业关注。技术合作层面,除华为外,赛力斯与字节跳动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火山引擎提供大模型支持,赛力斯负责制造场景落地,共同探索“AI+汽车+机器人”生态。

从机械制造到智能科技,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布局,赛力斯正以技术突破、资本赋能和生态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竞争力体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激烈竞争中,这家企业已找到持续进化的密钥——以高端化破局、用技术筑壁垒、向全球化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