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 11,都如同一个回旋镖正中高中毕业多年的我——算不明白,根本算不明白。

但今年不一样了。

我问 ChatGPT Atlas(OpenAI 上周刚刚推出的 AI 浏览器) ,“我是买 iPhone 17 还是 iPhone 17 Pro?怎么买最划算?”

然后,Atals 自动调取我浏览过的商品页,综合历史价格、促销活动和用户口碑,为我总结了每个平台的优缺点和优惠方案......


现在的商战,只适合交给 AI 去打|图源:ChatGPT Atlas

这些在一个界面里就完成了(那我以前遭的罪算什么???),丝滑到都快让我忘了,“浏览网页”是个多么“具体”的动作——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搜索关键词,根据排序从上往下,一页一页得翻找着,点开内容一看还不对。


经常有种“给我干哪儿来了”的迷茫感|作者截图

如果想在上班摸鱼时比下新 iPhone 的价格,又不好刷手机,开了十几个标签页,在几个电商平台间来回切换,比价格、看评价、算优惠......

信息是凌乱的,网页是割裂的,切换起来是手忙脚乱的——但是我们习惯了。

“小聪明”

浏览器一直在变聪明。

Chrome 从 2008 年开始,它以更快的加载、更干净的界面和开放的插件生态,带来了现代浏览器的黄金时代。


Chrome 开放的生态极大增强了它的吸引力|作者截图

此后十年,浏览器迎来功能创新的高峰,标签分组、阅读模式、跨设备同步、插件市场......

浏览器正在变得强大,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它只负责开门,却从不关心你是否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因为浏览器不理解你在干什么。

直到 AI 出现后,AI 插件几乎是一夜之间占领了浏览器侧边栏。你能随时在网页右侧唤出“ChatGPT 们”,让 AI 帮你总结网页,实时翻译 YouTube 视频。

“AI 插件”一度成为了一条很卷的“赛道”。原因很简单,谁都不想放过抢占“用户入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