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用户增长放缓与制作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长视频平台正将目光投向“情绪经济”。

10月27日,腾讯视频在北京举办“2026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释放行业最新战略信号。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董事长孙忠怀表示,行业已从“单打独斗”迈入“生态协同”新阶段。“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昙花一现的‘热点’,而是长期累积的‘信任’。”他认为,当前正是平台、市场与品牌共同“蓄能”的关键期。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董事长孙忠怀 图片来源:活动方提供

《2024年大剧招商市场盘点》显示,2024年大剧的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4%,其中腾讯视频的大剧客户数量同比增超18%。

腾讯在线视频联席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娟在会上表示,今年品牌方依旧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脉动、王老吉、唯品会、天猫、蒙牛、同程旅行、vivo、美团、东阿阿胶、雅诗兰黛等品牌持续加码剧集营销,这些品牌分别散布在快消、健康、3C、电商等行业。



今年腾讯视频部分剧集的品牌合作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毕媛媛 摄

如今,长视频的价值不再仅仅由播放量定义,而是取决于其能否提供可衡量的用户触达、品牌共鸣与长期影响力。当品牌预算愈发谨慎,平台要怎样才能与赞助商实现共赢?


单一平台难承担高成本与市场不确定性 谁在为大IP买单?

当前影视制作已步入“高投入”周期,头部剧集单集成本普遍达数百万元,对平台现金流和投资回报构成考验。在此背景下,招商已成为分摊制作风险、回收成本的关键路径。

据《2024年大剧招商市场盘点》,2024年大剧招商整体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4%,《长相思2》《庆余年2》《九重紫》等剧的合作品牌均超过30家,《玫瑰的故事》更是吸引超50个商业合作,反映出广告主对优质内容的持续押注。

“中国长视频行业历经十余年发展,已从早期的野蛮生长阶段迈向精品化竞争,行业焦点也从单纯的流量争夺转向价值运营。”孙忠怀介绍。

单一平台已难以独立承担高成本制作与市场不确定性。孙忠怀认为,行业正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协同”,平台应与品牌方、制作公司、技术伙伴建立更深度的合作关系。他将这一模式概括为“共创、共情、共赢”,即在内容开发早期引入品牌参与,在叙事中嵌入品牌价值,并通过长线运营实现用户与商业的双重转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当前平台主推的大剧普遍具备三大特征:高知名度IP(知名文创内容)、一线主创阵容以及可预期的商业化路径。在用户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内容资源正加速向具备粉丝基础、主创号召力和品牌合作潜力的项目集中。


3C/汽车行业会在新品上市前进行大剧的IP定制营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毕媛媛 摄

在此次大会上,腾讯视频公布了上百部储备剧集,覆盖严肃文学改编、现实主义、都市情感、刑侦悬疑、科幻探险及古装传奇等类型。其中多部作品引发市场关注:古装历史剧《风禾尽起张居正》由陈道明监制,胡歌主演;女性传记题材《玉兰花开君再来》由杨紫出演民国企业家董竹君;《剑来》确认由吴磊主演,张吃鱼执导;谍战剧《千里江山图》则集结张若昀、刘诗诗等。

这些高IP知名度、强主创阵容且商业化路径清晰的剧集,或将成为快消、文旅、科技等领域品牌争夺的核心投资合作标的。


押注观众五种“情绪” 背后也有生意经

今年暑期档,改编自马伯庸小说的历史题材剧《长安的荔枝》在腾讯视频上线,引发市场关注。该剧不仅收获较高讨论度,更吸引了35家品牌合作,成为平台近期招商表现突出的剧集之一。其中,乳品品牌每日鲜语围绕“鲜”字做文章,借雷佳音“追鲜使”、作者马伯庸“寻鲜使”等营销概念,推出系列联动内容,将产品特性与剧情元素进行绑定。

稍早前播出的古装剧《折腰》则成为另一类营销样本。三九胃泰以剧中角色“魏劭”为切入点,推出“护‘魏’队”概念,通过谐音梗和角色关联制造社交话题,引发粉丝二次创作。这类基于角色和剧情细节的品牌植入,正逐渐成为视频平台吸引广告主的重要手段。

王娟表示,平台头部剧集的广告今年主要来自快消、母婴、3C、汽车、健康及平台等类型客户,普遍围绕优质内容展开深度合作。她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归因于市场对长视频“长效生命力”的重新认可。在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品牌更倾向于选择能持续沉淀用户注意力的内容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