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2026“品牌强国战略”共建行动活动中表示,格力目前已拥有近14万项专利技术,全部为自主开发成果。董明珠还透露了一个消息:格力已为特斯拉提供了数控机床服务。

董明珠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她认为,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而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她呼吁更多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和质量提升,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3月11日,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内卷”的话题,她表示,“不断地创新技术,改变过去用低质低价的思维做产业。我当然要卷,不卷怎么突破呢,但不是卷价格,是卷技术创新。”

格力的创新实力,从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中可见一斑。截至2021年底,格力电器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重要奖励99项,申请国内外专利96626项,其中发明专利49549项,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超1.3万件,格力电器成为中国首家发明专利授权破万件的家电企业。此外,格力还多次荣获中国专利奖、日内瓦发明展金奖、纽伦堡发明展金奖等国际大奖。

在研发投入方面,格力电器同样不遗余力。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到65.29亿元,同比增长5.07%。

在活动现场,董明珠还指出,格力已成功研制出100多款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不仅满足自身制造需求,也服务于多个外部领域。她特别提到,“我们为特斯拉提供数控机床服务,这让我感到骄傲与自豪。”

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作为先进制造的基础行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产数控机床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汲取国外经验,不断推出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据统计,2020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约为3260亿元,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3825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我国先进制造行业类型的不断丰富,我国数控机床行业需求逐步提高,预计到2029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

从空调到机床,从家电到新能源汽车核心装备,格力的每一次跨界都不是简单的“多元化”,而是把沉淀30年的制造能力、专利体系和管理经验,向更高技术壁垒的行业“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