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外星飞船”刷屏了?

主角名叫3I/ATLAS,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串门”天体。在一些短视频和网帖里,它被描绘成一艘闪着幽光的巨大飞船,后面还跟着四千艘“兄弟舰队”,浩浩荡荡直奔地球。一时间,科幻照进了现实,至少在网络上是这样。

这场喧嚣,始于一位哈佛大学学者提出的一个科学猜想。他认为3I/ATLAS的一些特征,例如轨道和尺寸,存在“异常”,并据此推断它有“可能是”智慧生命的造物。这个“可能”,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演变成了一场末日预言。

那么,事实究竟是什么?

飞船还是彗星?中国探测器发现关键证据

这场喧嚣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6月被首次记录后,3I/ATLAS的早期观测数据的确呈现出一些与典型彗星不符的特征,这也是“飞船说”的理论基础:

其一是它的外形与光变曲线。数据显示其形态狭长,且亮度变化不规律。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初期观测中几乎完全探测不到彗发和彗尾——这是彗星在接近太阳时,因物质升华而产生的标志性结构。一个沿着彗星轨道运行却不展现彗星活动的天体,自然会引发科学界对其性质的探讨和外界的猜测。

(3I/ATLAS AI臆想图)

然而,随着全球更多天文设备投入观测,一个更符合物理规律的图像逐渐清晰。

7月中旬,NASA与国际双子星天文台利用其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率先捕捉到了环绕在3I/ATLAS核心周围的极其微弱的物质云,证实了它确实存在气体和尘埃的释放活动,只是其活跃程度远低于预期。

对其低活跃度的物理解释,则得益于中国“天问二号”探测器的光谱分析。其数据揭示,3I/ATLAS的彗核主体由水冰构成,但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富碳有机物地壳。这层深色的外壳反射率极低,且有效阻碍了内部冰体的升华,从而解释了其彗发为何如此暗淡以及光变曲线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