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分享 > 免费教学 > 大多宇航员回来后,为何都对所见绝口不提?甚至直言自己很恐惧?

大多宇航员回来后,为何都对所见绝口不提?甚至直言自己很恐惧?

发布时间:2024-02-26 22:21:25来源: 19333647334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航空航天技术的加持下,从太空中的视角拍摄一张地球的照片,并不稀奇。

不仅如此,曾到过太空的宇航员甚至普通人都已不再是少数——可是,你是否发现,无论是谁上了太空,似乎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都闪烁其词、闭口不言,而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太空中的宇航员到底看到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对大众隐瞒他们的所见所闻?难道太空中的事物太过恐怖,已经超过了普通人的接受范围,宇航员们的沉默是为了避免引起大规模恐慌?又或者太空是虚假的,人类其实活在更高级生命精心编造的谎言中?

有曾到过太空的宇航员认为,一次宇宙旅行就足以改变人的一生,又是为啥?实际上,这一切都与一种天文现象有关——宇宙全景效应

 

宇宙全景效应

20世纪80年代初,时正值人类第一次登月过去十多年——十多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抵达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十多年后,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人类不断把各种人物送上了太空。

著名的作家兼太空哲学家弗兰克·怀特(Frank White)就位列其中。

 

当时的弗兰克·怀特并没有真正到达宇宙空间,而只是在足以俯瞰地球的高度从地球上空掠过了一圈——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也仍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只见原本觉得广袤无垠的土地、无法跨越的高山,都缩小得只剩拇指大小,只需须臾便从眼前划过;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用千百年开拓出来的城市,都变得微不足道,更何况生活在其中,还不如一粒尘埃大小的人类……国家和民族的界限突然都被模糊了,人间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怀特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画面,甚至认为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

回到地面后,他在不间断的思考中,于1987年创造了“宇宙全景效应(总观效应)”这一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创作了《总观效应:太空探索和人类进化》(The Overview Effect: Space Exploration and Human Evolution)一书。

书中采访了各位曾到达过太空,见识过地球全景的人物:宇航员、科学家、研究员、富商、明星……以他们的口吻,论述了人类在见识宇宙浩渺后产生的种种思考。

 

怀特在书中对宇宙全景效应做了明确的阐释:这是一种因为人类“亲眼在太空中看到地球”而产生的“认知转变”。也就是说,当人类从宇宙看到地球的全景时,精神世界会收到强烈的刺激,以至于产生认知上的转变,通俗地说,就是“三观碎一地”

也因此,芝加哥大学太空探索史学家约尔旦·比姆(Jordan Bimm)认为,宇宙全景效应不仅仅只是一种天文现象,更多地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心理活动息息相关。

 

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怀特表示:“身在太空时,你将以亲身体验的方式看到并领会到人类几千年来努力想理解的东西……地球是一个整体,上面的一切都相互联系,我们都是它的一部分。”

怀特从未有一个时刻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体的。

“对于智识上的准备,我已经做得面面俱到,但对情感上的冲击力,我却毫无防备,以至于看到那副景象时,我竟感动落泪。”即使博览群书,理解了再多的知识,它们在怀特从太空见到地球的那一刻开始,竟都显得十分苍白。“一朝悟道”描述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感受。

 

美国宇航员桑德拉·马格纳斯(Sandra Magnus)接受了怀特的采访,他表示道:

“透过舷窗看去,大气层是那么的薄,我不禁想,我们竟生活在这样一个脆弱的生命之球上。在走出地球之前,你很难有此切身体会。”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而地球又如此脆弱,宇宙中的一点变化都能让它、让我们灰飞烟灭。

阿波罗15号宇航员詹姆斯·欧文(James Irwin)则在其自传《统治黑夜》中写道:“看到此情此景的人无不受到洗礼,无不对上帝的爱与创造满怀敬意。”

 

阿波罗14号指挥官阿兰·谢泼德(Alan Shepard)在1988年的一次访谈中直言:“当我立足月球,第一次回头看地球的时候,我哭了。”与他同行的飞行员埃德加·米切尔(Edgar Mitchell)也深有体会,表示在看到地球全景的那一刻“你变了”。

也就是说,宇航员们在见识了地球全景之后,无一不有相似的体验:感动、震撼、顿悟、精神升华、渺小感、恐惧感,以及与地球其他成员的联系感、一体感。在回到地球后,他们都表示自己的生活观念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一切都来源于“宇宙全景效应”这一神奇的天文现象。

 

人皆有之的感慨

不过,实际上,以上的感受并不是接受了专业训练的宇航员的特权,进入太空的“普通人”,其实也都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怀特在创造宇宙全景效应这一概念时,正在普林斯顿物理学家杰拉尔德·K.奥尼尔(Gerard K. O’Neill)出资创办的非营利机构空间研究所工作。受怀特的观念的影响,奥尼尔在其讲座中也常传播关于探索宇宙的思想。他认为,人类终有一天会居住在与地球环境相仿的空间站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观念引发了台下一名认真听讲座的学生的强烈认同——他正是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后来的亚马逊CEO,在2000年创办了商业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致力于完成奥尼尔的设想,把普通人都送上太空,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太空旅行,甚至定居宇宙空间。

2021年10月13日,蓝色起源公司研发的“新谢泼德”载人飞行器完成了其第二次试飞,把四个人送上了天,著名加拿大籍演员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正是其中一员。

航天器着陆时,年已九十的夏特纳并没有随着人群庆祝凯旋、喷起香槟,而是语气平静地描述了在太空中看到的一切,不过激动的泪水早已顺着脸颊滑落,显示了他的内心活动。

 

他对邀请他搭乘飞行器的大富翁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真诚感谢道:“你给我的这次机会,是我能想象的意义最重大的人生经历。”他认为这次旅程实在太特别了,以至于几乎不能从激动中平复心情。

20世纪80年代,尚年轻的夏特纳在《星际迷航》系列中饰演了柯克舰长,而三十多年后他竟真的能登上太空,一睹当年只能在特效中看到的景象——这何尝不是“少年的子弹正中眉心”

同样搭乘蓝色起源公司火箭登上太空的慈善家沙隆·海格尔(Sharon Hagle)表示了类似的心情:“你会看到地球的轮廓曲线,会看到云的形成过程,会意识到我们原来是这么渺小。”

 

不过,也有人表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地球科学家、艺术家西安·普罗克特(Sian Proctor)在返回地面后,表示她原本期待的是感受到人们所共同描绘的那种人类与地球之间的联系感,但最后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地球的明亮

这个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据科学家计算,地球的反照率是月球的4倍左右,如果从月球的视角看地球,地球亮度比人类在地表看到的月亮还要璀璨50倍以上——就算没有登上月球,在宇宙空间中看地球,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2021年夏天以来直到2023年末,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将31位旅客送入了太空旅行的旅途中,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也完成了7名旅客的太空旅行行程,其中2名甚至还在太空站生活了两周多的时间。SpaceX表示,他们的下一步目标是让太空旅客体验太空行走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今社会进入太空已并不只是宇航员的特权了。“你”、“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上天一睹地球的芳容,只不过在这项旅游项目普及前,还需要极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不过,各大太空旅行公司正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项目的平民化。

 

宇宙全景效应到底带给了人类什么?

部分科学家和宇航员认为,每个人都有必要上一次太空,感受一下地球全景的震撼,因为这会极大地改变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巨大的精神刺激的方式。

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之一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曾公开表示,如果各国政要都能去到太空领略一次全景效应的震撼,那么很多棘手的政治分歧可能就会不复存在了。在回忆录中,柯林斯说道:“进入太空后,似乎原本无比重要的国别之见都消失了,喧闹的纷争突然安静了下来。”

 

曾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宇航员尤金·塞尔南(Gene Cernan)则迫切希望每个人都能领略全景效应的魅力,尽管这并无法让人类文明就此成为一个乌托邦理想国,但肯定可以产生一些改变。

然而,也有旅客在上了太空之后,感到巨大的悲伤。这名旅客原本在因领略了地球美景而感到高兴,可这份心情很快转变成了担忧——由于气候变化,地球已经处在深重的危险中,这令人感到沮丧。

不约而同地,一名匿名宇航员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在见识了宇宙全景效应的震撼后,他无比确信人类会在500到1000年后自我毁灭——宇宙实在太大了,地球太渺小,而人类的眼界更是微如尘埃。

 

无论如何,宇宙全景效应确实能带给人类以感动和思考,不过那些担忧和恐惧也不是假的,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让我们得以开始重新审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应该走什么路。

不过,这都不是现阶段的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太空旅行普及到老百姓之前,宇宙全景效应究竟能带给人类什么,还是一个谜题。许多曾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在经历了全景效应的巨大震撼后返回地表,却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他们还是得回归到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得赚钱养家

 

正如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所言:

“在这颗悬浮于宇宙的蓝色星球上,每一个你爱的人,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每一个你听说过的人,每一个伟人,每一个乞丐,无一例外,都将在此度过一生。”

春秋变换、生死交替是自然规律,人类无力抵抗自然的选择,有时十分渺小;但人类的意志力又是强大的,即使遥遥无期,即使在宇宙中十分孤独,我们也上下而求索,不断探求着宇宙的真相——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们将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免费教学更多>>

哪吒汽车CEO张勇:直播翘个二郎腿被一帮舔狗对比 实至名归!阿维塔11/12获德国红点最佳产品设计奖 外媒推测苹果今年不会推出iPhone 16 Ultra 等2025年? 小米 15 系列手机再迎早期爆料,沿用 1.5K/2K 双尺寸方案,骁龙 8 Gen 4 加持 哪吒L将于4月20日上市!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两种动力 国民大家轿实力上新,奔腾B70龙腾版正式上市,售价11.59万起 深耕海外市场39年,日产探陆凭什么能够赢得中国家庭的青睐? 捷途山海T1预告图发布,新车将在4月22日发布 足够实用!试五菱星光纯电版! “秒天秒地”的4680电池泡沫破灭!特斯拉吹的牛,含泪也实现不了 预售15.99万起,奇瑞风云T9告诉我们,有些车是在漫天要价? 又一“技术流”选手,亏电油耗仅3.8L/100km,东风风神L7能行吗? MPV“9”天团再添一员,星海V9开启预售,19.99万元起 国产充电桩在海外“赢麻了”? 车企又到放量期,多品牌还是胜负手吗? 长安逸动:12年迭代,三代跨越,累销170万辆 多款新车+黑科技蓄势待发 东风汽车2024北京车展亮点抢先看 你说CR-V太老套?“兄弟”皓影告诉你:广汽本田你依旧可以相信 时光铸就传奇!奥迪A8L Horch:不负经典不负卿 当纯电动遇上复古造型会有什么火花?专访iCAR苏博士和章总 世界企业看中国:全球每卖出5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比亚迪 混动,让出游更加舒适便利,试驾捷途旅行者T2 89.39万起,新BMW M4上市,马力提升/设计焕新 风行M7:商务出行的尊贵之选,老板们的专属移动办公室 超100款新车北京车展首发!这10款最受关注 全球看涨欧洲下跌,2年前中国电动车焦虑,传到欧洲了? 评测奔驰S级:行政D级车天花板,老大还是老大 理想Mega撤出展厅?L6配置猜测?33家门店走访得出答案 探店实拍极氪 009:豪华与科技的精细融合 车企流量焦虑新解药?CEO化身KOL,车圈大佬走向台前